答:最常见的是根据提示在轴测简图中定位,返回建模查看节点连接的情况,尤其是上下层节点不对应的问题。还有一种不常见的问题,构件材料定义有误也会导致缺少约束,如下图;
出现此种情况需要将材料改为钢。
另一种不太常见的问题是长柱位置两个节点,但是两个节点中间没有设置梁或者刚性杆,如下图,柱中间节点处没有梁或者刚性杆:
答:按照提示坐标值手动定位查找构件:
查看提示位置的层号所对应的坐标
在轴测简图里面对应层号先点击右下侧任意一种测量功能----在命令栏输入“!”----将坐标粘贴进命令栏里----回车确定(注意输入法保持英文状态),这样就可以手动定位了。
答:盈建科软件目前提供的常用的施工模拟计算方法是施工模拟3。施工模拟3假定每个楼层为一个施工次序,仅以楼层作为施工次序。YJK除了提供施工模拟3计算方式之外,还提供对任意构件指定施工次序的功能,从而使施工模拟计算适应大部分应用。同时,YJK对施工模拟3本身,做了避免用户使用失误的若干自动处理。
最常见问题,计算后构件配筋局部很异常,配筋无故飘红,检查构件信息,恒荷载工况内力很大,此为施工次序问题的典型标志。
答:对于单肢墙D.0.1与D.0.4是一致的。
据D.0.2,l0=βh,根据D.0.3,单墙肢β=1.0,则可知单墙肢情况D.0.1与D.0.4等价。
答:壳元梁的最大作用是壳元梁底部的单元如果与其他构件相接,一般可实现自动协调,通过计算模型轴测简图可观察。
托墙转换与非托墙转换模型,计算结果的差异原因在于梁单元类型,壳元梁适用于托墙转换梁模拟剪力墙与梁变形协调,或者拥有模拟深梁受力,或者拥有定义跨高比较小的剪力墙连梁,对于普通截面梁和托柱转换梁应当谨慎使用壳元梁,建议托柱转换梁按照非托墙转换梁进行设计。
回答:软件对于剪重比的调整是按照《抗规》5.2.5的条文解释来,条文解释里明确说明“只要底部的总剪力不满足要求,则结构的各层楼的剪力均需要调整,不能仅调整不满足的楼层。”注意的是底层的范围不包含地下室部分。
若模型属于扭转效应明显,应该按照抗规5.2.5使用周期小于3.5s的那条最小剪重比规则,见截图:
需要人为点选,扭转效应明显软件才可以正确判断最小剪重比。
扭转效用明显在抗规中3.4.3-1有规定在偶然偏心的规定水平力作用下位移比大于1.2了,可以判定为扭转不规则。
答:软件是可以正确考虑层间受剪承载力之比的。通过以下计算书截图我们可以看出
23层构件的计算书,发现墙身的水平筋的最小配筋率确实大于规范要求0.25%,因为勾选了自动根据层间受剪承载力比值调整配筋至非薄弱,软件会判断是出现了层间承载力之比超限,出现了竖向不规则,软件自动调整了计算配筋结果。
软件根据《构筑物抗震鉴定标准》附录c的计算公式,抗剪承载力的计算公式跟墙实配的水平钢筋面积有直接关系,见截图公式。
如果层间承载力之比距离0.8(抗规表3.4.3-2)差的太大,那么通过增加迭代次数的软件方式则不可取,需要调整结构方案,减小楼层承载力突变的情况。
回答:暂时无法自动考虑。这个选项是需要人为判断它是b级高度或者复杂结构,比如:连体,错层之类,目前软件无法自行判断,所以点了软件就默认按照高规给增加最小0.1%配筋率。
软件目前无法做到全面的条件判断,比如:平面不规则、竖向不规则等,设计师应该对规范有所把握和理解,然后再勾选软件相应功能按钮,让软件帮助设计师进行正确计算。
回答:加强层的是根据《高规》的10.3.1的规定来执行的:
底部加强区是根据《抗规》的7.1.4的规定来执行的:
答:软件是可以进行剪力墙的面外设计的,参照截图设置。
单构件计算书可以查看面外设计结果:
施工图模块中对面外设计配筋结果以及各个参数的含义见截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