答:程序未能选出合适的实配钢筋,修改板参数里的钢筋级配表。
答:考虑了。
答:楼板布置了板间线荷载,楼板的计算方法为有限元法。综合找原因是模型位置“节点偏离原点过远”。
节点偏离远点过远的问题是一定需要处理,否则会对有限元计算(包括上部结构整体计算和板施工图的有限元计算)产生比较大的影响。
答:1、先尝试回到建模执行生成楼板,之后再到板施工图重新计算;
2、板面荷载完全为0时(无自重,同时恒活等板面荷载均为0)软件也不会计算。
答:可在前处理 连续梁编辑 处修改梁梁支座关系,施工图会直接读取这儿的设置结果作为默认支座条件。但这个支座设置并不影响各杆件本身内力的计算。
答:抗规》(GB50011-2010)6.3.9条 非加密区的箍筋间距,一、二级框架柱不应大于10倍纵向钢筋直径,三、四框架柱不应大于15倍纵向钢筋直径。二级时,如果纵筋直径小于20就会造成箍筋间距过密,于造价不利;同时,《人防规范》(GB50038-2005)的4.11.9条和4.11.10条: 箍筋间距不宜大于h0/4(h0为梁截面有效高度),且不宜大于主筋直径的5倍。在受拉钢筋搭接处,宜采用封闭箍筋,箍筋间距不应大于主筋直径的5倍,且不应大于100mm。软件选纵筋时保证人防梁纵筋直径不小于20mm,这样既保证了箍筋间距不大于5倍主筋直径,又可以免出现较多小于100mm的箍筋间距。
答:板施工图模块下数据编辑里有个楼板局部坐标系,用户可以填写角度来对底筋的摆放方向进行人为干预。如下图:
答;附加横向钢筋是承担梁下部或梁高截面高度范围内的集中荷载,不承担梁上部集中荷载。
答:建模阶段点击模型修复后,再次进入施工图模块,可以正常计算。
答:软件输出0是构造的意思,底部不需要受力筋的配置,当把荷载加大到一定程度,底部钢筋就算得出来了。